首页 业界 > 滚动 > 正文

每日聚焦:畅通人才交流渠道 甘肃张掖以创新增活力

>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 讯 员 陈 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了农科院专家的助力,我们突破了种业发展瓶颈,探索糯玉米、甜玉米等鲜食玉米种子研发生产,产值高于普通玉米。”眼下,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甘肃张掖良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郝志宏向记者谈起张掖市农科院专家的助力时感触颇深。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张掖市把培育壮大高端智力人才、专家服务团队、“草根”创新人才“三支队伍”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保障,连续出台16项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百千万”科技人才工程,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同时,通过出台多项政策,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

畅通渠道,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张掖市农科院是张掖市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的“典型派”。

“人才体制改革实施后,科研人员‘双向兼职’渠道畅通了。”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何新春向记者悉数改革变化。

“全院68名技术人员中‘双向兼职’人员29名,创办、协办、领办种子企业8家,创办个人科研工作室2个,年实施各类科研项目40项左右,近5年完成科研成果48项。”在何新春看来,成果丰硕。

数据显示,该农科院“双向兼职”人员每年服务玉米制种面积超过10万亩。

作为全国最大的市级规模化玉米制种基地,张掖在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玉米种业安全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制种玉米面积稳定在100万亩,科技助力不仅让玉米种子“颗粒归仓”,也使玉米这一“黄金产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为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后续支撑之策。张掖市还出台《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在这之前,张掖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将经济和科技结合、培育产业链和配套创新链结合、鼓励研发与促进转化结合“三个结合”作为工作重点,在经济发展中优先谋划科技工作,在产业培育中配套布局创新平台,在技术革新中注重成果应用,着力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政策链协同融合,研发转化、基地平台相互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张掖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永基看来,先后制定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十强双百”企业振兴计划的意见》等“四大政策”叠加,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

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1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优势骨干企业100户和“四下转四上”重点企业100户,落实奖补资金1.4亿元。

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2月,300多座“张掖造”无水兰标生物卫生间亮相北京冬奥会,圆满完成赛事保障任务,受到国内外运动员和媒体记者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关注。

“‘无水免冲智慧生态厕所’生物仓内设计了特殊的高温处理工艺,不仅能加快分解速度,提高处理效率;同时还能杀死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扩散。厕所里安装了空调,马桶圈还设置了加热功能,让如厕更加舒适。”冬奥会期间,在延庆赛区负责生态厕所日常巡检工作的张掖兰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胡慧娟回忆,“很多运动员赞不绝口,有的还竖起大拇指说‘厕所里隐藏着黑科技!’”

“这是我们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累计投入研发资金2亿多元取得的成果,离不开科技政策叠加福利。”兰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兰表示,“科技+绿色”的无水免冲智慧生态厕所正是张掖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推进科技创新的产物。

不仅如此,张掖市围绕重大科技需求、重点创新成果,积极探索低门槛转化、低风险转化、低成本转化、便利式转化“四种转化”模式,实现科技与发展交融,创新与创造并进,激发出自主创新的强大动能和无限潜力,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跨越。

李永基介绍,张掖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26%,高于全省0.04个百分点;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54.82%,位居全省前列。此外,全市248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全市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17万件,成为甘肃省第2个突破万件的市州。

“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凸显,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李永基说。

(责任编辑:石兰兰)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