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 滚动 > 正文

《舍陂记》亮相书博会,为时代保留一份乡土记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 曲鹏

7月29日上午,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广西人民出版社承办的《舍陂记》新书分享会,亮相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广西出版展团。广西作家、《舍陂记》作者陈纸与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方晨,广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白竹林在活动现场畅谈新书的创作经历,以及对乡土文学时代价值的思考。

《舍陂记》是出生、成长于江西舍陂村,最后定居广西南宁市的作家陈纸献给故乡舍陂村的“一部灵魂之书”。陈纸在书中以散文的笔触,深情回忆、书写了成长、离乡、归乡过程中的往事,把深镌于脑海中故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餐一食、一器一物娓娓道来,鲜活而生动,刻画了一个可知可感的变迁中的中国乡村,为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留下了珍贵的见证,为所有离乡者的乡愁找到了一个精神家园。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何骏在致辞中说,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广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多位优秀乡土文学作家,重点打造了“中国乡存丛书”,该丛书以人文视角观照农村的变迁,具有较大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在访谈环节,陈纸、王方晨、白竹林三位嘉宾就与故乡有关的话题、乡土文学的时代价值、图书出版背后的故事等,与现场读者进行了交流。陈纸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他说,“人至半百,开始喜欢回忆。其实从40岁开始,我的目光更多地就投入了对故乡的关注。这些年,故乡的变化很大。向快向好。但越是这样,不管是我们这些远离故乡的人,还是在故乡奋斗的人,都需要‘回头看’。不忘来时路,才能更好地往前走。我的写作也是如此,之前的几十年,故乡总是以零碎的形象,时不时出现在我的小说及散文中。现在,转了一个大大的圈,我回来了,因为我的‘精神原乡’在故乡。我很早就有要为故乡专门写几本书的理想。其实,四五年前,也是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另一本书,书名叫《原乡人》,是中国作家协会当年的重点扶持作品。《原乡人》重点写的是人,而这本《舍陂记》重点写的是物。两本书合起来读,才能拼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乡。《舍陂记》则更为直接,以故乡命名,实为故乡立传。”

王方晨在分享中表示,“小说笔法的运用,这既是陈纸的优势,也是这本书的特点和优点,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有一些篇章,叙事非常精彩,甚至可以作为纪实小说来看。小说的写作,也让陈纸的散文语言鲜明生动,铺陈灵活,更加生活化。他的这本散文集,因而带有了很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就像在讲每个读者自己经历的事情。”在谈及乡土文学的创作手法时王方晨说,今天我们的乡村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方式,都跟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变。作家的创作手法,也不可能停留在遥远的过去。我们曾经很熟悉现实主义,但很长时间以来,文学创作已远远不局限于现实主义。魔幻、变形、再现、表现、意识流,等等现代创作手法,已被很多作家所采用。乡土文学创作,并不例外。民族性与时代性并不仅是中国乡土文学的重要标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乡土文学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确必须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的乡土文学,理应充满了丰富的现代意识和精神。

在交流环节,白竹林回答读者关于丛书后续的出版计划时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乡存丛书”已经出版了七部,接下来会不断推出从不同角度传承农耕文明的新作,用文字记录下人们做过的农活、跑过的田埂、吃过的饭菜、童年眺望过的戏台,比如目前正在编辑当中的《庄稼人》《儿戏》等。此外还计划推出讲述不同地域农村生活史的新作,之前出版的几部书多专注于我国南方村庄的乡土记忆、南方的农耕岁月,但是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南北方气侯、文化、习俗等差异很大,农耕文化也各不相同,所以计划进一步推出展现北方农村的乡土记忆和农耕岁月的作品,为整个中国的农耕文明立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