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 滚动 > 正文

二季度国内折叠手机销量翻倍 华为占超高端市场50%

近年疲软的消费电子市场中,折叠屏手机是唯一的高增长赛道,今年场上的选手继续加速度奔跑。

8月21日,CINNO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2%,其中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51%,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99%,已实现连续十一个季度的同比正增长。


【资料图】

日前,调研机构IDC的折叠屏手机报告也同样显示出高增长的趋势。据IDC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26万台,同比增长173.0%;上半年出货227万台,同比增长102.0%。

折叠屏作为手机行业的创新技术、成长引擎、高端标杆,是厂商们的必争之地。目前,除了苹果还在研判折叠产品外,头部的手机企业都已经入局卡位。五年来,折叠屏手机已经逐步从尝鲜步入常用的阶段,各大品牌也在折叠领域探索差异化路径。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指出,折叠屏手机市场目前依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体量基数相对较小,所以增速较快,增幅较大。随着铰链、屏幕等相关技术日渐完善,且产品价格持续下探,消费者对于折叠屏手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此外,折叠屏手机在产品形态上也有较大改观,激发换机欲望。

折叠屏逆势增长华为占据国内半壁江山

具体来看中国折叠屏市场的品牌排行榜。

IDC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厂商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前五名依次是华为、vivo、OPPO、三星、荣耀。其中,华为牢牢占据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达到43.0%,后四名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9.7%、15.9%、8.9%、7.2%。

在折叠屏手机逆势增长的曲线中,今年的市场呈现新的竞争态势。

一方面可以很明显看到华为今年在加速手机的回归节奏,不仅在整体手机市场上快速反弹,在折叠屏手机的垂直赛道中继续保持在第一梯队,并在国内占据半壁江山。

同时,CINNO Research指出,2023年上半年,得益于华为Mate X3超轻薄设计,以及灵犀通信、防水、拍照、屏幕、电池、无线充电、悬停、北斗卫星等表现,取得了季度单品销冠,华为在万元以上超高端折叠屏市场取得50%的市场份额。

整体而言,华为投入较早,从技术到生态和高端品牌形象都有较大优势,从华为Mate X系列到华为Pocket系列,横向内折、外折,竖向折叠屏都已覆盖,从商务款到时尚款都有涉猎,今年华为Mate X3又进行了多维度的升级迭代。

另一方面,参与折叠屏竞技的厂商还在增加,并且华为、荣耀、OPPO、vivo等厂商们对折叠技术的投入也在加大。IDC报告表示,自问世以来,折叠屏手机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且是目前低迷的手机市场里唯一保持上升趋势的细分市场。不难想象,在接下来两年时间内,折叠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折叠屏手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产业链持续看涨何时突破1亿台规模?

高速增长的折叠屏背后,是密集的技术进化、以及产业链的成熟。目前折叠屏手机的价格继续下探,普及度有望越来越高,多家厂商都表示,折叠屏正逐步进入主力机时代。

有产业链人士向记者表示,大概五年前,折叠手机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三年前折叠手机的市场规模还小于100万。今年折叠手机的市场规模接近2000万,全球折叠手机的出货量每年以几倍的速度在增长。

在他看来,折叠手机是目前智能手机领域产品创新和迭代的主要创新点和增长点,预计在几年之内,折叠屏市场将会突破5000万甚至一亿台的规模。

据Counterpoint预计,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将同比增长52%达2270万部。到2027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亿部。中金公司研究也指出,2022年折叠屏产品迭代加速,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台。

与此同时,折叠屏手机将在高端市场占据更多份额。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突破300万部,约占同期超高端市场的6%,预计到2024年,该占比将达到两位数。

按照业内预测的数据,到2025年,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折叠屏市场更大的量变和质变。眼下,手机厂商还在不断改进体验,华为等最早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品牌,也在继续引领技术和产品趋势。

郭天翔指出,各家折叠屏手机已逐渐形成全能轻薄、极致轻薄、大尺寸外屏竖折三种发展方向。未来,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进步,整机质量、轻薄度、屏幕折痕、待机时间和影像等方面将得到不断改善,最终折叠屏手机将会首先在硬件方面做到跟直板旗舰手机相同的使用体验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