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华专访:《赶火车》背后鲜为人知的事
2022年5月20日15:00-2022年5月21日15:00,umx.art加密艺术平台旗下视觉艺术馆将首发著名艺术家高小华的代表作《赶火车》,这是全球首次发行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重磅作品的数字藏品。
《赶火车》是高小华在四川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创作于1981年,以全景式的构图和宏阔的场面再现国情民生,开创了后文革时代艺术直面现实与人生的理念,被美术界誉为“中国油画的《清明上河图》”。在美术史论家眼中,《赶火车》是从“伤痕美术”转向“乡土绘画”及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作,“在表现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普通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气氛方面,堪称无出其右”。可以说,《赶火车》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进程——改革开放的一个有力象征,并以此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赶火车》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艺术价值,UMX视觉艺术馆与高小华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这篇专访可谓有趣又有料,高小华老师分享了童年少年时期关于“赶火车”的个人经验、对我们“赶火车”的时刻与火车这个意象进行了诗意的解读、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包括陈丹青看到素描稿后直接点明“女警”所流露的性的意味、《赶火车》在中国美术馆第一次露面时的“窘况”……等等。至于我们应该怎么解读《赶火车》,高小华老师说,凭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尽情地去观看,去认识和理解就好!
UMX视觉艺术馆:前不久,艺术批评家黄宗贤教授在一个讲座上说,《赶火车》是一个象征,象征一个时代的开启,看到这张画,就可以想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的活力。黄宗贤主要是指《赶火车》在表现时代精神方面的成绩,然而这种表现之所以成立,或许有更为重要且私密的线索作为支撑,也就是说赶火车这件事,对您的个体生命而言,亦有深刻的意义。在1977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之前,您少年时下乡、从军,随后到武汉工作,乃至6岁时随父母到重庆,应该都离不开赶火车吧,可否分享一下您那时候对赶火车的印象?
高小华:感谢黄宗贤教授的讲座!很荣幸在他的课题中《赶火车》成为历史、政治与社会学的一个“象征”。说到本人的经历和“赶火车的印象”:我生于南京,因父母都是军医自幼便随其漂游——直顺长江西行,初抵武汉小住,终落脚于重庆,此后曾三出又三进山城;1969-1976年,我一度离渝远游;先是跟随父亲去到上海和湖北襄樊(流放劳改)。后独自参军闯荡,继而北上中原河南洛阳两年,再又转往南下鄂省武汉近四载。那是我生命中成长的重要时期,经历了文革动乱、下乡务农与军营生活。长年迁徙似的“旅行”,穿越万水千山,火车厢内厢外流动的世界,构成一道道奇幻的景观,各地异样的习俗民情和所见所闻,伴随我整个童年少年的成长,记忆中“赶火车”就是我流动的“家”。
UMX视觉艺术馆:赶火车是一个共同经验,不论阶层、身份、性别、民族,尤其是高铁时代前,围绕绿皮火车产生的气氛印刻在数代人的心底。您也曾说,没有比赶火车的时刻更能了解中国人、中国社会的了。您说,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在您看来,这种激动人心是如何产生的?和其他的日常时刻有怎样的不同?
高小华:生活中有时能让你“激动人心”的“理由”何其简单:一次久别的重逢,一个懵懂少年偶遇心怡女孩时的一个回眸;甚至一顿久饿而憨饱的晚餐;当然,还有那些疯狂的探险和绝命的“蹦极”以及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都会令人激动不已心旷神怡,你说还需要什么“理由”?对从小就习惯在旅行中寻得快感和自由的我而言,每每怀揣新的希望和梦想,收拾行李,挤进人群,踏入站台,登上火车准备启动的那一刻……更何况当我决定创作《赶火车》,带着“目的”重走“成长路”,融入赶火车大军的时刻,能与“日常时刻”的心情一样吗?
UMX视觉艺术馆:你真正决定创作这件作品是在什么时候?当时的情景——您个人的生活和创作状态——是怎样的?一开始想完成的是一件怎样的作品?
高小华: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伤痕美术”之后,川美油画的学生又掀起了另一波以乡村农民为题材的创作热潮,那其中许多的作品,都入选了日后举办的全国青年美展,并囊括了当届美展所设立的各式奖项,令举国同行刮目相看;与此同时,中央美院学生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亦横空出世,这一南北“遥相呼应”的美术现象,被后来的艺术史称其为“乡土绘画”。正是在这样一个“川美热”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迎来了毕业创作的高峰时刻;对于所谓川美油画77级“明星班”的同学,尤其是那几位仍然在校,业已享誉全国的“学霸”而言,似乎各个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再显身手。不过最主要的问题是又画什么?还能拿出什么新招式去博人眼球?还能再超越自我吗?应该说此刻对每个人心里都是有压力的。“充满自信”的我不记得是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下确立的创作主题与方案,但无论是“批判”还是“直面”,从开始反思文革的油画《为什么》再到此后描绘现实大众的《赶火车》,其实都离不开我个人的经历和关注社会与民生的情怀,这些都是我一贯的思考并顺理成章形成的“创作方案”。当然“赶火车”主题的“选定”还能满足我挑战之前的“成果”并学习掌握驾驭大型绘画能力的“野心”! 对此,我在日后的文章中写到:“没有比赶火车的时刻更能了解中国人,中国社会的了。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人们来自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南迁北返、送故迎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生百态几乎都溶聚于此一刻——那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缩影。”
UMX视觉艺术馆:那个时代的氛围,那个年纪的敏锐,可以说不可再得。这张作品的完成度是否符合您当时的预期,先不说作品后来得到的赞誉,而只说作品本身的话?我们也想知道,对您来说,这件作品在您的创作生涯中,在那么多杰出的作品当中,占据的是一个怎样的位置?
高小华:我对自己作品的“完成度”没有什么太多的“预期”,凡事总去尽力而为吧。倒是后来引起的关注、评价与荣誉给了我艺术上更多往前走的能量。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先生在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时曾经撰文说:“《赶火车》 以全景式的构图和宏阔的场面再现国情民生,开创了后文革时代艺术直面现实与人生的理念。”再有,陈丹青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留学美国期间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至今觉得《赶火车》是你最好、最震撼人心的画,那是苏联社会现实主义“美学”继“伤痕”打开缺口后的一种不自觉的回归。——这十年我们的内心又添了许多的“伤痕”,那仍然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你说是不是?”(1993年2月21日,于纽约)我以为这些都是对《赶火车》至高的评价和学术定位。诚然,论即当年个人的创作“实力”,要完成这样一件构思梦想中的“大作”,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年轻气盛,生猛无畏,“摸着石头”不断前行。
UMX视觉艺术馆:可否请您分享一下创作《赶火车》的过程中比较有趣的事情?
高小华:为了《赶火车》“计划”,我前后忙活一年,先是乘火车从南到北旅行——沿着自己成长的部分路线,追寻童年少年的记忆,感受现实生活,收集创作素材,那年我最远跑到了内蒙镶黄旗。我的构想是将“赶火车”绘制成一幅聚合南北各地国人形象,呈现社会民生状态的宏大图卷。可惜当时能量不足,时间亦有限,构图一缩再缩,最后压缩到火车软、硬车厢的“衔接处”。咦,对了!记得当我确定此构图的那一刻,顿时欣喜若狂!的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点”:疏密相间,餐车相隔。赶过火车的都知道,站在这个“节点”上,人群忽然“分流”,向左向右,一种无形却又明显的“差别”迅速地让人感受出微妙的“社会身份”及不可言状的“权利感”!正是在这个“节点”上“戏剧性”与矛盾“冲突感”呼之欲出,正好突破了原本构图里的“平淡”,为“赶火车”的场景增加了颇为精彩的“亮点”与“看点”。
《赶火车》第二稿出来的时候,我带着草图去北京,迫不及待地跑到中央美院给陈丹青看。自从70年代末的“伤痕美术”开始,我就与他在上海认识并一直保持通信往来。在我确定创作《赶火车》,并寻求新变化的档口,自然是最希望能听到他的意见。记得看完稿子,陈丹青指着画中最为突出的那个女民警出乎意料地说:“脸画得很肉感!”对这突如其来的“评语”超感意外且弄得人怪不好意思的,要知道,那是一个羞于谈性论色的年代——我十分惊讶:这点埋藏在画中的男人小心思,居然就能被他一眼看出来!(当时的草图人物形象并不具体,只能算个“意向”)真是厉害了!你不得不佩服陈丹青一贯犀利的“本色”和“眼神儿”。不过,我心中一阵窃喜:那不正是我所求之的“效果”吗?真的!就是那位一晃眼就能让异性怦然心跳的武昌车站乘务员“小姐姐”,给了我视觉的冲击和绘画的灵感——那是一张朴素却诱人的脸,我毫不犹豫地将她确定为构图中巡逻执勤的女民警,并且放在了显眼的位置上。“她”非常符合我心目中既威严又性感的“女兵”形象——或许是出生军人家庭的缘故,我自幼心怀“女兵情节”。
UMX视觉艺术馆:去全国各地的火车站收集素材的时候,环境中涌动的气氛是否跟您少年时赶火车的时候,已经截然不同?您是否一直在留心这种气氛的转变?艺术评论家水天中说,“《赶火车》在表现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普通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气氛方面,堪称无出其右”。那么,把那种鲜活的气氛还原到画布上,也是您主要想在《赶火车》这件作品中实现的?还是说,尽力准确表现时代气氛只是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同样重要的内容,比如对您自己的意义,完成一个心愿,做了某种梳理之类的?
高小华:中国飞速“转变”的是近三十年,《赶火车》的年代与我童年少年的经历十分相近,没有“截然不同”的生疏感,只是今天回头再看这幅作品中的生态情景,俨然物是人非,恍如隔世。这或许恰好能够验证画家对昔日民情氛围的观察、把握和还原度——犹如穿越时空的“时光机”,为后人呈现出一部真实生动的历史景观。
看到《赶火车》,忽然想到在那个历史背景下,在那样的美术画风潮流下,我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画法”?为什么要选择画这个题材而非别样的题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场面?画中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人物或那样的人物?他们是如何的关系?意义何在?……这里面无不透露出画家的主观意志、判断、选择和追求,还有个人的品性与修为。《赶火车》一改之前惯用的“苏俄画法”,将新的表现方法与所画的内容,一道融入画中,似乎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其实这种“自然”的背后是艺术家的良苦用心的“营造”。画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那些打眼的“主角”,还是那些不起眼的、闲散且漫不经心的“配角”,甚或是那些作为陪衬的“背景”及看似被忽略的“小人物”,其实都是经过用心设计、安排和精心刻画出来的——自然是要“精心”到不露痕迹的“自然而然”。
UMX视觉艺术馆:1982年,《赶火车》参加“四川美术学院油画赴京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在展览座谈会上就被认为“所画的人物比《清明上河图》还好,这是中国油画的《清明上河图》”。这件作品简直有横空出世的感觉,此后在各种美术史的书写中都是不容回避的作品。1999年,《赶火车》还曾荣获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20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2003年,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上,《赶火车》更是以363万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当代画作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这些成绩和荣誉对您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哪些干扰?后来,您对艺术市场和艺术资本保持审慎的态度,是否也与您破除干扰、从而能够始终潜心创作有关?
高小华:其实当年《赶火车》在中国美术馆的首次露面并非如今人所想象的那样受到欢迎、赞美和追捧而大获成功。所谓的《赶火车》“神话”都是后来一系列“奇迹”所造就的结果。尽管当时确曾引起过关注,但那些“关注”更多的还是负面的评价和质疑。如果不是席间两位(艾中信、王琦)资深的老画家,以“中国油画的清明上河图”之褒言定调乾坤,可以想见《赶火车》的下场何其可悲。(诸多评论参见《1982年四川美院油画赴京展座谈会记要》文件)。应该说,《赶火车》的命运虽然“坎坷”但最终仍然是“幸运”的。
至于说到拍卖和艺术市场,实话说,我不是一个特别看重艺术市场数字的人。我知道自己和作品的价值,但无端的炒作是自作自受的作孽,那不是我的天性。自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之后,我没有再去关注艺术市场的数据与行情。近二十年来,我的兴趣点始终在不断地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中。
UMX视觉艺术馆:在美术史和艺术评论的话语中,往往把《赶火车》作为中国美术潮流从“伤痕美术”转向“乡土绘画”的代表。个人不是很认同这样的说法,当然这样的判定有利于您和作品得到相对匹配的历史位置,然而,这样的说法可能既不准确,也有无力或偷懒的嫌疑。乡土的日常和普通人,在美术史中实则是彰显进步的提法,是为了符合反对英雄、集体主义、艺术服务政治的语境。这样做并不是说不对,但对艺术实则是有损耗的。乡土的日常和个体,并不是真正的日常和个体,实则是另一种集体主义和英雄。而《赶火车》最重要的价值,或许是更为普遍和平实的一些价值,是无关于争斗和是非的。只是误读本身对艺术作品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不知道您怎么认为?甚至觉得,关于《赶火车》的艺术价值的判断,在您那儿这些年可能都有一些不断的变化在发生?
高小华:前面提到当年《赶火车》在中国美术馆第一次露面时的“窘况”和由于二位老先生,戏剧性的力排众议而“扭转乾坤”。《赶火车》显然不符合当时国内流行的美术“样式”与“标准”,不符合人们的“美学”口味。从研讨会上不少知名人士对《赶火车》提出批评和质疑,可以将其定性为“三无作品”即:没有鲜明的主题思想,没有中心人物和没有典型的故事情节。另外《赶火车》虽然反映出真实的社会状态,但却“真实”到没有提炼(高于生活),“随意”到“自然主义”;同时画中还有许多落后的社会现象及消极情绪的表达。尽管,之前美术界曾出现过诸如“伤痕美术”之类具有尖锐批判思想内容的作品,但那毕竟在方式方法上是符合“主题性”美术创作规范的。然而《赶火车》则不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背离了主流美术圈的“标准”和传统的观看习惯。总之,这是一件没有“正能量”(今日流行语)且不值得提倡的“边缘化”作品。
时空转换到21世纪初,著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先生在他《直面人生的艺术》一文中写到:“也许由于过于真实,当时不曾产生震撼或者激动,而在过去了二十几年之后再看这幅画,我不能不被毫不造作的真实所震撼。当年的‘杂乱’、‘含糊’,已经凝聚为明晰的历史性叙述。他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作为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普通中国人,我觉得在表现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普通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气氛方面,堪称无出其右。”——时过境迁,从这篇诚恳感人的文字中,不难感受到一位著名学者对《赶火车》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其中还有一份对画家的敬重与迟来的歉意!
UMX视觉艺术馆:您希望大众怎么看《赶火车》这件作品呢?
高小华:一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佳作似镜子,能照见每个人自己、家人与熟友的现在、过去与未来。当然我不是说《赶火车》就一定有这样的功能,大众可以凭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尽情地去观看,去认识和理解就好!
UMX视觉艺术馆:我们知道,《赶火车》原作曾遭遇保管不善、差点损毁的事情。而这次在UMX视觉艺术馆发售数字藏品后,《赶火车》不但可以在链上得到永久保存,还让更多的朋友得以拥有珍藏这件伟大作品的机会。您做这个决定的初衷是怎样的?对此,您有怎样的期许和祝愿?
高小华:世间万物于流动中获得无限生机。火车是人类19世纪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物,它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赶火车》这幅作品与其画中所描绘的近百个人物一样,都经历过千辛万苦。拜人类高科技之福,油画亦能成为加密数字藏品而得以广泛流传和永久性保存,实在值得庆幸与感恩!在此,我十分高兴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与大众分享,
感谢并祝福大家能在UMX视觉艺术馆的加密数字藏品世界中得到一份享受与快乐!
高小华
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1955年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伤痕美术”及“四川画派”创始人,“超级油画”践行者。作品屡获国内国际重要艺术奖项并为国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1978年,创作油画《为什么》首开“伤痕美术”先河,震惊中外画坛,颠覆既往教化模式,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反思文革、批判现实而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1981年,再以大手笔创作巨幅油画《赶火车》,以全景式的构图和宏阔的场面再现国情民生,开创了后文革时代艺术直面现实与人生的理念。《赶火车》被誉为油画的“清明上河图”,1999年获得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20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
21世纪伊始,不断挑战自我与绘画极限,涉足“超级油画”,完成数幅震撼心魄的全景历史图卷。2016年,完成魔幻巨作《周易·占筮》,以视觉艺术诠释了千年中华哲学思想。
曾先后执教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和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现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四川油画学会会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板块估值持续下行 5月以来中国平安已进行了5次回购
陕西支持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一季度筹集补助资金298.1亿元
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完毕 险资青睐金融股和地产股
排行
最近更新
- 高小华专访:《赶火车》背后鲜为人知的事
- 广西出台46条措施巩固工业经济增长势头 聚焦挖掘需求潜力等
- 辽宁省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 不断壮大科技金融服务业规模
- 一季度贵州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6% 高资质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95号汽油上调至每升9.32元
- 山西:正确抓住窗口机遇期 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倍增”工作
- 山西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成效显著 投资规模质与量“双提升”
- 山西出台援企惠民措施 为参保企业、参保失业人员提供保障
- 建章立制 强化要素 聚焦关键——郑州高新区打出“组合拳”按...
- 中国3月减持美债152亿美元,余额创2010年6月来新低
- 杭州已累计完工3562处加梯项目 后期维保方式都有哪些?
- 从刘畊宏到李立群,娱乐圈进入复古时代
- 雪球公司:“雪球结构”非公司所属产品,已采取法律行动
- “甜蜜档”甜蜜不再 业内人士:两大票仓停摆
- 深圳保险业多举措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起到经济“减震器”作用
- 深圳: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 助推保险创新试点落地
- 成都出台措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主要从四方面考量
- 上交所国债逆回购交易门槛调整为1000元
- 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 地产、家居板块走强
- 保险板块估值持续下行 5月以来中国平安已进行了5次回购
- 黑芝麻五仁粥功效多 滋养肝肾又润燥滑肠
- 喝凉水都长肉?原来是脾胃功能出现了问题
- 常备冠心病急救药十分重要 患者该如何选择?
- 心源性晕厥属中医“厥证”范畴 可尝试多种中医疗法
- 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河南南阳
- 孩子反复发热、咳嗽需重视 小心患上坏死性肺炎
- 疫情困境下霍普金斯生物获招商启航天使轮融资
- 女性长时间跷二郎腿将影响健康 甚至阻碍“好孕”的到来
- 薏米杏仁粥美味营养高 健脾补肺、清热排脓
- 方便面的钠含量容易超标 高血压患者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