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 滚动 > 正文

泰安擂响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战鼓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张昭澎

“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3月9日,泰安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动员大会,提出未来工业发展目标。

工业是强市之基、财税之源、富民之本。为充分发挥工业“一业定乾坤”作用,泰安以新型工业化强市为主题,以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零碳化为主攻方向,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链(集群)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双招双引”和企业培植双轮驱动,加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着力构建“441X”现代产业新格局,加快推动泰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所谓“441X”指的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食品产业、高端化工产业等4大支柱产业,稳增长提质量,做大集群规模,形成工业发展中坚力量;推动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纺织服装四大产业塑优势拓空间,做强产业特色,打造工业增长贡献极;加快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谋划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的前沿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为此,泰安着力实施“强链”“强核”“强企”等六大工程,不断推动产业体系提升再造,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

强链 强核 强企

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布局服务链、打造替代链,引项目、培企业、聚资源,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一批补链、强链项目,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深入开展园区提升行动。建设标准厂房,实现“拎包进驻”,打造智慧园区和低成本园区。推动7个省级开发区全部进入全省中游。加快推动泰安高新区汶河产业园建设全国一流特色园区,新泰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打破县(市、区)、功能区界限,理顺财税分配机制,打造一批专业园区、特色园区和飞地园区。鼓励“链主”企业牵头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创新能力攻坚突破。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支持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泰安产业技术研究院、泰山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加快发展。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扶持建设一批国家和省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揭榜挂帅”,组织开展重点环节、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等数字经济细分领域,拓展链条、提高能级、做强做大,建设数字高地。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聚焦“上云用数赋智”,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和“千名数字专员进千企活动”,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每个产业链建成1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3-5家上云标杆企业。

实施企业品质提升计划。开展“标准领跑者制度”,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化活动。争创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试点,培育形成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促进专利转移转化。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开展企业家赋能行动。出台“赋能企业家培养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规上企业负责人轮训全覆盖。对优秀企业家进行表扬,出台关爱企业家相关政策,让企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

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环境打造。深入实施“绿卡”制度,加大“标准地”改革,深化模拟审批,优化项目帮代办服务。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创新产业生态服务链,培育引进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各类服务平台机构,优化产业生态。

实行市领导包保制度。市领导靠上包保各产业链重点工业园区、“链主”企业或省、市重点项目,宣释政策、帮办手续、排忧解难。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收集、分级解决、督导通报机制,实现“企业吹哨、政府报到”。

多层次多元化引进培育人才。推出人才新政加强版,加大对行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的招引力度。创新多元化人才招引机制,探索“假日专家”柔性引才机制,推动“人才飞地”离岸引才模式,实施“十万大学生留泰工程”等。

完善住房、子女入学、配偶随调、医疗保健等绿色通道服务,积极推进“人才公寓”“蓝领公寓”建设。深化产学研人才培育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合作,搭建产教联合培养平台。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

优化产业配套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统筹用好各类政府资金,设立市级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财政专项资金,按市场化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加大对具有带动性、关键性、支撑性项目、企业及平台载体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企业融资实现“获贷降本提速”。提高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合理下行。鼓励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推动工业物流融合发展。加快布局冷链物流、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业态,全力推进泰山内陆港、泰安综合保税物流中心(B型)、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扩大面向钢铁、建材等大型工业基地的“点对点”直达货运列车开行范围。

为保证各项举措落实,泰安市专门成立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编制《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编制各产业链行动计划,推出一揽子“政策包”,力求企业“免申即享”。对重大项目建设,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方式给予重点支持。来源:大众日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