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 业界 > 正文

破局: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的现状与未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与完善,人们的社会生活也经历了众多由线下到线上的改变。而这一改变除了体现在大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还体现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签订合约这一重要环节。对此,巨量引擎电子牵与央视市场研究(CTR)联合制作发布《中国电子签约行业发展新篇章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对目前我国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现状与未来发展趋进行了深度解读,为整个电子签约行业发展具有丰富的参考价值。

最后简单分析《白皮书》中对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及看法,并揭示《白皮书》对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

对于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在整个电子签约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白皮书》中以一张图做了详细的描述。

《白皮书》指出,电子签约产业链第一层是监管机构或主管部门——工信部的主要管理对象是 CA 机构;国家密码管理局主要对 CA 机构、各电子签名服务提供商进行电子认证能力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公安部主要办理网络安全类监管备案,比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销售实行许可制度。

而处于产业链第二层的各类电子签约服务商(包括各大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CA机构、时间戳机构等)为第三层终端用户提供相应产品服务。使用电子签约产品或服务的终端用户包括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用户。这些用户在选择电子签约服务商时,厂商是否资质齐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因此,对于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来说,除需要取得等保三级、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SSL 证书、可信云服务认证等以保证平台信息安全和数据加密传输外,电子签约行业性质决定还需要《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CA 机构授权书两项资质。比较目前市面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电子签约软件和平台(包括电子牵、E签宝、法大大),我们不难看出,等保三级与安全应急响应中心已成为“标配”。

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现阶段主要驱动力

除明确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在整个电子签约产业链中的定位外,《白皮书》还对于现阶段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政策方面,政策支持作为电子签约行业的强驱动,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多项公告、政策既规范管理了电子签约的发展,又释放了鼓励使用、积极引导的良好信号,在推动电子签约行业快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经济方面,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呈现出高质量、高增速的双高特性,2011-2020 年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 9.5万亿元增长至 39.2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7.06%。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这使得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发展,产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备,电子签约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降本增效化利器”发展前景广阔。

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市场教育现状

对于像电子签约行业这样的服务类行业,除了自身定位与发展原动力外,市场对其发展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因此,为促进电子签约行业良性发展,《白皮书》对于目前电子签约行业的市场教育情况也做了深入调研和总结。

目前,整个电子签约对于市场的教育尚未普遍,电子签约市场教育的难点在于两点,一是相较于社交应用、娱乐应用而言,签约服务的使用频率、使用场景较少;二是 C 端用户对“电子签约”的认知与“电子签约”的本质还是有所差距,比如:安全有效的电子签约必须满足签名、内容、形式防篡改条件。

此外,还有很多C 端用户对于使用“电子签约”服务没有感知,比如个人使用微信、支付宝进行在线支付时进行的意愿授权就是电子签名动作,是支付平台为了保障每笔交易的交易主体真实意愿,避免发生纠纷。

由此不难看出,对于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在市场教育方面仍然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一次提升B端、C端用户对电子签约的认知程度,以拓宽市场,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在现有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中,电子牵作为此次《白皮书》的联合发布方之一,始终致力于电子签约服务与客户体验的优化,除了在技术方面为客户提供保障,还深入洞察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如:线下合同管理、合同检索、分类归档等功能,让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企业效能的提升。

未来,随着行业用户感知的不断强化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处于产业链中游,连接上下两层级的桥梁,电子签约软件及平台应当明确自身服务范围,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推动电子签约行业生态化发展进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