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 业界 > 正文

广东博众:美国“对等关税”下,医药板块有哪些投资机会?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广东博众分析指出,医药作为刚需行业,既是民生保障的关键,也是科技创新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其发展前景与制造业升级、科技自主可控紧密相关。

创新药:BD出海主要是IP转让,影响有限

对药品出海而言,目前国内创新药出海主要是IP转让,通过BD合作对外授权,不产生商品销售逻辑。市场较为关注的百济神州在中美均有自己的工厂,可以供应两地的销售。其余多数为授权交易,由中国负责早期发现,美国企业进行后续的研发和销售生产等。

对药品进口而言,关税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药品的毛利率,潜在影响后续的供货量,目前国内份额/销售绝对值仍然较大的进口药物包括纳武利尤单抗。

近年来,国内license out(海外授权)的数量不断增加,从2018年的5个增长至2024年的74个,特别是在2021年后快速增长;而在2022年后BD交易的首付款金额和交易总额也快速增长,同时2024年单个交易项目的首付款金额和交易总额均高于往年,说明中国的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图片1.jpg

医疗器械:看好自主可控

2025年4月4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对原产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可重点关注国内份额提升、受冲击影响较小及长期出海能力较强的公司。受零部件采购成本提升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的成本竞争力或被削弱。

图片2.jpg

血制品:国产血制品存在量价齐升机会

中国血液制品属于资源型行业,目前国内企业仅供国内,出口极少。我国人血白蛋白和重组八因子均有从美国进口。我国人血白蛋白约60%为进口产品,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人凝血因子VIII的销售规模远低于重组因子VIII,2023年,人凝血因子VIII销售8.88亿元,重组因子VIII25.6亿元,重组占比高达74%。美国是全球血浆的重要供应区域,据统计,其血浆供应量占全球使用量的约70%。

此次对美国加征关税,包括人血白蛋白和重组八因子在内的美国血液制品进口成本将大幅上升,可能推高这两类血液制品价格,并形成供需缺口。国内血制品供应格局因此可能发生变动,面临量价齐升机遇,国产替代有望进一步加速。

图片3.jpg

中药:内需为主,外部影响小

2021年至今,中药公司在管理层面均具有较为显著的积极改善,其中不乏受益于国企改革浪潮的传统企业,有望在改革的进程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同时,中药往往兼备“强激励”和“高分红”的特征。

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药持续受到高层政策支持。

图片4.jpg

广东博众分析总结:

关税政策冲击下,对医药产业链的影响较为复杂,并且仍然存在变数。可关注暂时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自主可控下的医疗器械,国内份额提升的血制品机会,内需为主的中药,以及药店几流通等与关税关联度不大的行业。长期看,医药作为民生刚需行业,我们坚定看好老龄化、出海、国产替代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本文观点由博众投研团队容伟彪(执业编号:A0600621050004)编辑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此说明:博众通过各渠道推出的相关文章仅面向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客户群体,文章内容不表明对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若您并非广东博众客户群体,请勿接收或者使用博众通过各渠道所推送的任何信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